了凡四训快诵网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发布时间:2019-10-13 09:48:57作者:了凡四训快诵网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

  又有人问,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而使他人亏本,又该如何?

  也有人问,可以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房地产买卖等活动吗?因为这些事都有投机性质。

\

  更有人问,可以做粮食饲料等的买卖吗?如果粮食饲料是被买去喂畜牲,是否间接助长了他人的杀业?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面对而加以检讨的。首先必须了解,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①宗教师的婆罗门,②从事军政的刹帝利,③从事工商的吠舍,④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可见佛教徒从事工商业是正当的。

  至于说,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并不是必须的手段,而是一般人的习惯和心理所造成的。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唯有信用可靠,才能够可大可久,否则为何许多商号都要以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做号召?我曾经说过:「如果跟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担心他欺骗你。」相对地,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徕顾客,这不仅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甚至连一个小商人的基本观念都尚未建立。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行业往往漫天要价,目的是等著顾客就地还钱;但也有类似的行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我们做为佛教徒,应该带动风气,诚实无欺。也许刚开始时,生意差一些,利润少一些,日久之后,你的信誉就能为你赚钱。

  一般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积□防饥的心态;做生意一本万利,想当然是为了使个人生活有保障,乃至为子孙万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荫。但是,时代已经改变,观念已经不同。现代的大企业家,不应著眼于自利,而是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社会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完成事业为目的,造福人群为理想,就没有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于普通人的智能体能,虽然不足以为社会大众提出多少贡献,但至少也该负担起个人的生活开销,进一步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这是互助,也是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须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论是资金的、智慧的或劳力的。身为佛教徒,更不应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的想法。因为社会是群体的因缘所成,我们参与社会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互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存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且把赚来的钱做合理的支配,而不仅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钱,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既然如此,怎会自己赚钱而使他人亏本?当然,当你开的店经营不善或公司亏损累累时,不免会想脱手转让。由于各人的经营观念和方式有别,社会关系也不同,知识能力也相异,因而同样的行业和生意,在不同的经营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某甲会蚀本,某乙可能赚钱。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烫手山芋丢给人的心态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为承购你的原有产业而大发利市。同时,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好的,别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别人也认为不好。只要你对自己卖出的东西不做虚伪宣传,那么,一旦有人愿意承购,他一定会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对方蚀本,这也不是你的存心,与你无关。总之,做任何事业,都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至于结果如何,不是你的责任,不必耿耿于怀。

  股票和房地产买卖,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的投资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运用民间游资,透过股票市场成为企业投资的资本,是发展工商、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金融事业,应属正当的投资。但问题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制造股票行情,并操纵股票涨跌,这是不道德的。要操纵股票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一般投资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买进卖出,故其中不免有些冒险的成分。在金融稳定的社会,操纵股票是犯法的,大企业家虽然拥有大量的股资,也不致于操纵市场制造涨落,否则会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至于房地产投资,也是正当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人所诟病的,是指炒地皮,垄断房地产,不论购进或抛出都操纵于股掌之上,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佛教徒应该避免。若以正当的价格做合理的买卖,也是一种商业服务,没有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将钱存入银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方法。而以民间的小额存款互相周转或者集中投资于某些大企业,也是自利利他、繁荣社会经济的途径,值得鼓励。不过,若为贪取高利而放高利贷,等于火中取栗,危险性大,往往连母款也被倒掉。佛教徒不可因贪高利而放款,一则自己没有保障,二则对人剥削太多,有伤慈悲,最好不做。

  至于商业的种类,古时有谓三百六十行,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可能超过三千六百行。不过,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的,应该避免。

  那些行业中的因果

  2000年毕业后我加入了当时很不错的IT行业。那时行业的天空总是很蓝,日子总嫌过的太快。在我的印象里面,99年前后应该是中国ERP市场的“全盛期”。公司那两年经常会签百万以上的“ERP”大单,几十万的单子在那时候真是稀松平常。老一点的同事当时就能背着价值近3万的顶级IBM笔记本电脑到处出差,自己非常之羡慕。当时ERP市场之火,现在看来的确是匪夷所思。各家厂商都号称能够提供成熟的ERP产品,当然从现在看来,大部分都是地地道道的“财务+进销存”。即使这样,进销存(或称“物流”)产品也不够成熟,BUG乱飞。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几年之后,不管懂不懂ERP的,都知道“上ERP找死”。“ERP大单”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一个几十万的单子就会吸引少到3家多到7,8家的厂商来“群雄逐鹿”。技术,商务的手段全部用上了,最后,落选的厂商自然损失惨重,而中标的厂商也难见欢喜。为什么?能够看得见的利润太低了。高昂的实施成本,再加上幅度惊人的中间人佣金,好多单子其实是在赔本赚吆喝。在物价飞涨的年代,ERP行业的待遇却在不停缩水。 这个行业怎么了?是软件产品不好吗?不是。那时软件的功能完备性真的是与现在无法同日耳语。是客户没钱了吗?不是。那时候敢花几百万上"ERP"的企业中小规模的有的是。

  其实,是包括软件商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伤害了客户。我们当时其实没有很好的方案,没有很好的产品,我们有的就是忽悠,我们缺乏的就是不够诚信,我们经常以次充好,而不是想踏踏实实地去做套产品。我们其实手里就是有了几个模块就敢说自己做好了ERP。我们手里的那点东西真对不起客户绝大多数看上去并不过分的需求。相比起今天,那时的客户"很傻很天真",他们的需求其实是在被软件商引导着。这个行业现在为当时的行为开始“买单”:客户一轮一轮的选型、考察、参观;合同价格压了再压,付款周期越来越长...几年前这个行业就惊呼“冬天来了”!而最让人郁闷的是,目前还看不到需要熬过多少日子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IT行业的因果对不在这个行业的人来讲真的很难觉察。通过与老百姓民生相关紧密的行业,我们可更容易看到这种因果现象。汶川大地震时王石的“十元论”让大家开始鄙视一直光鲜的地产行业,而与此同时捐款1亿的王老吉却马上受到全国人民的追捧,产品卖到断货。在各位商品极大丰富的今天,即使是在垄断行业,能够卖到断货的东西也真的很少。很不幸运的,我前几天又听到一样:XX豆浆机。据说现在是托人加价都拿不到现货。当然,这要拜不争气的国内奶制品行业所赐。以三鹿为代表的一批厂商,以很不诚信的方式欺骗并伤害了全国客户,现在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个行业,曾经的蒙牛伊力大白兔原来很吸引人,现在,他们都很吓人。

  行业中也有因果,毕竟,这个行业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干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了凡四训原文

  • 了凡四训讲解

  • 了凡四训诵读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