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怎么来的?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教义为“佛经”。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他教导弟子靠口授相传,并没有文字记载。他过世以后,佛弟子对他的说教进行甄别、审定,由亲闻说教的人背诵佛的教诲,得到大家公认后就确定并用文字记载下来,由此形成文字版的佛经。
释迦牟尼在说法的四十九年里,以口传的方式教导弟子,这是古印度的传统习惯。当时习惯于把典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背诵下来,而不重视书写记载。为了便于记忆,释迦牟尼采用偈、颂等韵文的形式。
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佛教,很多印度底层的贫民加入佛教僧团,如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优婆离,原来是个理发匠,释迦牟尼在弘法的时候,为了让他们听懂,只好使用方言俗语(主要是摩揭陀语)来讲解。 他还要求外出弘法的弟子也使用方言俗语,有人主张用梵文(古代印度的标准书面语),受到释伽牟尼的严厉批评。
释伽牟尼逝世后,弟子们回忆他说过的话,也是用方言俗语,所以最初的佛经是方言俗语。但是作为一个地区使用的方言,只能在这个地区使用,局限性很大,不利于佛教的传播。公元4世纪,印度已普遍使用梵文,佛教徒就把佛经由方言俗语改写成梵文。
佛典是分为偈颂和长行两个部分,偈颂是佛典中的诗体,必须押韵,有些字是按照方言俗语的韵脚,改写成梵文就不押韵了,为了回避这个问题,他们只把长行部分改写成梵文,偈颂仍然是方言俗语。现在普遍流行的《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等的梵文本,还是这种形式。以后,梵文在佛经中普遍使用。新写的佛典就是纯粹的梵文了。
根据经典的记载,印度佛教史上共举行过4次有名的佛经结集。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