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快诵网

两亿放生动物大量死亡 是‘放生’还是‘放死’?

发布时间:2023-02-09 19:04:51作者:了凡四训快诵网
两亿放生动物大量死亡 是‘放生’还是‘放死’?

被放生狮螺死亡后堆积如山

放生的小鸟大量死亡

两亿放生动物大量死亡,这种“功德”佛祖“领情”吗?

日前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3.3%的公民对环境污染与治理感兴趣。由此可见,多年来的学校教育和舆论宣传,已经使环境保护广为人知;严峻的环境形势,也使人们更加关心其治理行动和治理成果。

环境保护理念广为人知,环境治理能够吸引人们的兴趣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让人们落实于行动。与83.3%的公民对环境污染与治理感兴趣形成鲜明对照,真正身体力行实践环境保护的公民比例远远偏低。于是我们看到一种怪象,大多数人都会说:环境很重要,要保护环境、预防并且治理环境污染,可是他们只希望别人做环保,或者要求政府部门治理环境污染,自己却无法在行动实践这些理念认知。有些人只在口头上承认环保重要,心里却未必当一回事。有些人在心底里也认可环保,但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处在“两张皮”甚至互相矛盾的状态。无论是在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中,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都大量存在。

有些行为在传统社会可能问题不大,但到了现代社会,就可能造成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长期以来都有人喜欢通过放生(将俘获的动物放归大自然)来体现慈悲心、积德行善。在传统社会,这可能问题不大。但在生态平衡日益脆弱的现代社会,放生就造成了很多生态问题。放生需要大量动物,这种需求催生了完整的产业链:捕捉、贩运、零售、放生,甚至进入再捕捉、再销售、再放生的循环链。据估计,全国每年放生的鱼、蛇、乌龟、鸟的总量约有两亿单位。这种产业链导致大量动物死亡,并且破坏捕捉地和放生地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如果放生的积德行善,造成了截然相反的后果,这样的功德,不知道佛祖会不会“领情”。在环境保护成为重要任务的现代社会,类似这样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应该接受重新审视。人们沿习传统的种种社会实践,也都应该重新经受环保标准的检验。

现代社会新生活方式也给环保造成了巨大压力。过度使用汽车,就会排放大量废气尾气;废旧电脑、手机、电池、节能灯泡被淘汰变成电子垃圾,很多被混在普通垃圾中,或被掩埋,或被焚烧,其释放出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和土壤;举手之劳的分类垃圾推进艰难,垃圾减量目标难以实现,很多城市都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谁都想生活在云白天蓝的环境中,呼吁治理污染来也都不遗余力,可是很多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为环保做点滴小事都办不到。

有些人为了图省事,家里的生活垃圾一股脑儿扔到同一个垃圾袋里,哪怕是电池、节能灯之类有毒有害的特殊垃圾,都不愿意单独收集。尽管公共交通快捷方便,但很多人无论去哪里都必定汽车代步,在埋怨雾霾的同时不断制造雾霾。

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两张皮”甚至互相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的行动在缺乏规训的情况下,一下子就获得了完全自由的“自治”,几乎没有任何外在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不能自动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要求,必须经过反复的宣导和规训。比如一个小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反复训练他分类扔垃圾,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他的一种习惯。相反,如果没有这种训练,他可能一辈子都习惯把所有垃圾不加区分。现代社会、现代文明有其要求的社会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细节的层面上,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缺乏训练的。在缺乏训练的基础上还缺乏约束,处于一种完全自由的“自治”状态。比如,很多居民从来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的生活训练,分不分类也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即使不分类,也没有任何约束的规范和机制。一群未经训练的人处于一种“自主自治”的状态中,很难期望他们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于生活实践之中。

环境保护早就不是遥远宽泛的理念,而是现实生活中非常紧迫的重要议题。环境污染也不是一种未来的危险,而是每天都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环境保护高达83.3%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固然可喜,但将理念落实到行动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只有“知行合一”,贯彻落实于行动之中,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切实改善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和生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了凡四训原文

  • 了凡四训讲解

  • 了凡四训诵读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