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浓,万物生长。在京郊的一处公园,李芬(化名)和十几个佛友聚集在一起。只见他们打开手里拎着的塑料袋,将袋中活生生的鱼倒入公园的湖里后,李芬等人双手合十、紧闭双眼。
这一幕发生在3月26日(农历二月十八)。“本来想安排在二月十五,可惜不是周末,大家没时间。”李芬对记者说,在佛友心中,每逢初一和十五,放生功德最大,“好在老黄历上说,这天也适合祈福。” 李芬参加的放生团体是佛友自发组织的,平时通过QQ群交流感想、组织活动。
据“佛教在线”网站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各地佛教放生组织已达171个。近几年,随着社交平台的丰富,放生组织的数量更难以统计。据相关人员估计,中国每年放生的鱼、蛇、乌龟、鸟甚至蚂蚁的数量约有2亿。
放生已成为中国人行善积德的常用方式。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现实中很多放生行为不仅达不到本来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原有生态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甚至催生灰色利益产业链等问题。 专家指出,放生乱象屡屡上演的背后,是科学放生常识的匮乏,是相关法律监管的缺失,只有让放生在科学指导和法律约束下进行,才有可能尽量避免“放生不成反杀生”的悲剧。 “1只放生鸟背后是20个尸体” 放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子·说符》篇便有“正旦放生,示有恩也”的记载。放生的本意,原是培养仁义、慈悲之心。然而,现实中很多放生行为往往不尽如人意。 将淡水鱼放入大海,将陆龟抛入水中,将毒蛇投放在村庄附近……由于缺乏科学常识或者将放生当成一种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人们在放生时往往不考虑放生物种和环境的匹配性,造成被放生物种死亡。 3月23日,一名女士带着三四百条鱼来到乌鲁木齐水磨沟公园放生,不到三分钟就有十几条翻起了肚皮。公园管理者武恒霞说,不是所有鱼儿都能适应公园水质,高峰时期他们一天能捞出500多条死鱼。
放生不仅可能造成放生动物的死亡,还有可能导致放生地的生态失衡。据媒体此前报道,有市民在泰山大量放生松鼠,由于松鼠在泰山无天敌,因此繁殖成灾,造成当地核桃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产。
除了破坏原有生态、造成相关物种死亡外,外来物种入侵也是放生经常产生的后果之一。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有50余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办公室副主任温香彩提交提案,呼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侵物种法。她介绍,中国是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物种高达529种。而放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对广州白云山资源的调查发现,一些市民将被誉为移动“病菌库”的非洲爪蟾放生到白云山,一旦感染其传播的壶菌,死亡率高达90%。 不仅如此,部分放生者无序的、不科学的放生行为,也刺激了一些商贩猎捕野生动物卖给放生者,形成了黑市“利益链条”。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八大处公园等地,有大量鸟贩子专门将猎捕的鸟类卖给喜好放生的爱心人士,最终形成了一条“捕捉——贩卖——放生——再捕捉”的血色链条。放生人士的购买,实际上加重了猎捕行为。鸟类研究专家刘慧莉说,在鸟粘网和运输过程中,有大量的鸟类死亡。“1只放生鸟背后是20个尸体。” 放生不是简单的“购买——放生” 放生乱象背后常常是科学知识的缺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表示,当今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无论是生态平衡性、交通发达度还是商品经济规模上都与古代社会有很大不同。 因此,他认为不能再按古代的做法放今天的生物,“对原有的放生文化进行革新和改变是必要的”。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则指出,“因为放生涉及到被救助的动物和动物所生存的环境,这些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要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向专家请教学习,避免好心办错事。”
广东放生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学放生,要综合考虑多种科学因素,物种来源应经过检验检疫,不能带病或体内残留药物;物种数量应适当,若超过生态负荷,则破坏生态平衡;放生地点应选择水质、地质较好的地方,远离人群。
此外,还要注意放生时节、放生物种装运,放生水域动物还要进行1-7天的暂养,以适应水域环境,放生后还要评估放生效果。 对放生物种的选择,也是放生科学的重点。实际上,很多大的宗教放生团体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在北京云居寺放生护生团官方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就贴有不宜在我国自然水域放生的常见水生动物外来物种名单。 总之,“放生是一套科学系统,并非民间放生团体简单的‘购买——放生’模式。” 广东放生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盲目放生缺乏法律监管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不科学方式和功利驱动,目前的放生乱象还与相关法律监管缺失有关。广东放生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关放生的法律法规过于粗略、简单,缺乏执法强制性,对大多数动物的放生种类以及个人的放生行为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记者梳理发现,作为上位法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没有针对放生行为的条款和规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只是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国家重点保护的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水域、场所和生存条件”,并没有直接、正面回应如何追究盲目放生水生生物者的法律责任。
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提到了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不能为外来种、杂交种及转基因种,规定水生生物健康无害等具体要求。但是上述条例、规定对个人或民间组织行为的专指性和约束性都不强。 一些地方出台了法规,对放生行为进行了具体限制。比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5年颁布的《北京市园林绿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根据区县级、市级、国家级三个湿地等级,和已造成危害、未造成危害两种情况,将原先5000元到50万元的处罚,进一步细化成6档。
昆明市政府常务会近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草案)》,提到在环滇池生态区指定区域外放生动物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但是,各地针对放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区域等具体条件,要求仍然不明确。 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放生者往往选择较为偏僻的地方放生,结束后大多会立即离开,“执法难度大,不具备可操作性也是一大难题。” 李芬和佛友放生祈福活动完毕,结束了一天的活动,他们如释重负。 记者发现一群锦鲤聚集在桥下,抢食游人投掷的面包渣,于是指着那边问:“这里面有你们放生的鱼吗?” “应该没有,我们放的是大黑鱼。”李芬说。 资料显示,大黑鱼,又称乌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极大,经常能吃掉某个湖泊里面所有的鱼种。 小心牛蛙,请不要随意放生 ! 说起牛蛙,有人会想到它的美味,也有人会想到它和青蛙一样是灭虫能手。殊不知,牛蛙早已被列入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里。
牛蛙原产于美国落基山脉、加拿大东南等地区,经过农业与贸易广泛引入世界各地。自1959年被引入我国大陆以后,由于养殖管理不善、有意放生等原因,牛蛙遍布全国。 牛蛙体型大,食性大。成体几乎可以吞食任何比它小的生物。而牛蛙身上携带的蛙壶菌对绝大部分两栖类动物有致死性。
有研究指出,牛蛙正成为威胁我国两栖类、鱼类和昆虫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请不要随意放生。您不经意的一次放生,对本土生命有可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