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尾有一段古怪的话: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些是在说“般若波罗蜜多”是一种很厉害的咒语,这种咒语的功能是“能除一切苦”。《心经》真的给出了一段咒语,就叫“般若波罗蜜多咒”,内容完全是梵文的音译。如果意译过来,大意是说:度啊,度啊,度到彼岸去。
彼岸是相对于人生这个无边苦海而言的,苦海的彼岸就是涅槃。经文为什么没有直接意译过来呢?因为这是咒语。咒语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的发音,一旦转换成别的语言,咒语就会失去效力。所以佛经里凡是提到咒语,基本都用音译。
通常来说,咒语都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人如果生了病,首先想到去医院,如果自我感觉不很严重的话,就直接去药店买药。但是在相对原始落后的地区,既没有医院,也没有药店,怎么办呢?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念咒,不同的咒语对应不同的症状。在西方概念里,咒语其实属于巫术。巫术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治愈系的白巫术和伤害系的黑巫术。在中国人最熟悉的例子里边,“叫魂”就属于白巫术,“扎小人”就属于黑巫术。佛教的咒语也可以分为这样两类,既有治病救人的,也有除妖降魔的。
巫术思维并不仅仅属于古代和文明落后的地区,今天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会拿各种物件请“大师”开光,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巫术思维。“大师”们扮演的正是原始社会里的巫师角色,对着物件念一段咒语,这个物件就能具备辟邪、护体之类的神奇功效。这里顺便讲一下,这种仪式的正确名称是“加持”,而不是“开光”。“开光”来自古代的建筑业,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剪彩。弗雷泽在他的人类学名著《金枝》里边用海量的材料做出一个证明:人类在宗教时代之前,曾经有一个巫术时代。咒语是巫术时代的产物,那时候人们用咒语直接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向神灵献祭和祈祷,希望神灵来帮助自己。可以说,从巫术到宗教,是一个从自助到天助的过程。
现代心理学发现,当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巧妙地夹杂一些诗歌化的有韵律的语言,能够显著提高成功的概率。在这个意义上,诗歌和咒语有着同源的关系。
至于咒语是如何诞生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他的名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里边做过一种猜测,认为原始人在达不成愿望的时候,会通过想象来克服困难。而在想象的过程里发出的声音,容易记住的那些部分会被记住,逐渐固定下来,然后代代相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里,当然也很容易发生讹传,但传承人对咒语的态度总是诚惶诚恐的,理解不了也要死记硬背。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声音最重要,意思不重要,咒语的内容不能翻译。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