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冒雨参观始创于南北朝的巴中南龛石窟摩崖造像群苗志勇摄
雕刻精湛、饱经风霜的巴中南龛石窟造像色彩鲜艳苗志勇摄
全国仅有的“双首佛”石刻摩崖造像苗志勇摄
精巧玲珑、神情潇洒的巴中南龛石窟摩崖造像苗志勇摄
“简直太精美了!没有想到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家乡还藏着这么一块文化瑰宝,经历了上千年风雨洗礼,色彩还保护得这么好!”5月14日,在四川巴中参加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外侨办、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联合组织的“行走中国·2016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看巴中”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的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社长黄栋星站在巴中南龛石窟前惊叹不已。
南龛石窟(又名南龛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巴中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山腹陡崖石壁之上,该石壁高40余米,长250余米。该摩崖造像群始创于南北朝,隋唐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南龛摩崖石窟造像群,是国家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龛,二千余尊,有经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则,造像群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
“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和明快的阴刻线条,雕刻精巧。这尊‘双首佛’是全国唯一的石刻摩崖造像。”据巴中市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南龛石窟造像是以佛教为主的宗教艺术,造像的特点是身躯健美,面容丰满,衣饰富丽。不但表述了不同内容的佛传式“经变”故事,而且还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美学标准,社会生活面貌。
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为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有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不过,这些石窟上面目前还没有防护设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霜冻会导致风化甚至毁坏,是很可惜的!希望得赶紧加强保护!”采访中,海外华文媒体编辑、记者纷纷向南龛石窟景点解说员嘱咐。
“国家将斥资3000万元专项资金来更好的保护南龛石窟,我们已邀请了清华大学的专家正在设计科学的保护方案。”南龛石窟景点解说员说,这些精美的石刻作品能这么完好的保存下来,是离不开世世代代的巴中人民精心保护。
“我们正在依托南龛石窟文化遗产景点,按照AAAAA旅游景区目标打造中国西部文化旅游目的地。将用巴中的文化内涵,世界的表达方式,倾力打造世界瞩目的文化产业园。”巴中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巴中市委、市政府着力建设文化强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划占地8.7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0.68平方公里的南龛文化产业园,南龛文化产业园作为巴中市级文化中心、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园区、川陕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巴文化极地、全国红色文化高地、四川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