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是教人如何修心,如何去掉妄想执着。所以它其实是心法。无数的佛教经典都向我们传达一个理念:一切唯心造。现代的心理学也是研究“人心”的一门学科,其实,与心理学相比,佛学其实是一门更高级的“心理学”,在心理学诞生之前几千年,佛学就已经诞生了。
佛家的唯识宗对人的心理,研究得更细,也更加透彻。唯识宗将人的心理意识分为八识。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也就是我们的感官系统,是与外界关联的信息接收器。第六识就是“意识”了,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叫“主观意识”,它的作用就是对感官系统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并指挥具体的行动。第七识叫做“末那识”,是起传道作用的,是第六识和第八识间的联络员。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它是一切信息的汇总,相当于一个大数据库。
因为佛教思想是有“轮回”的观念的,它认为一切众生都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所以这个阿赖耶识所记录的数据库信息,包含了我们多生多世的所有信息。心理学中没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概念,就把这两者统称为“潜意识”。其实,人的所有行为,习惯,思维等,以及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密”都藏在潜意识当中,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很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就是感觉是这样,而往往这种“感觉”却是正确的。
再借用佛教中的一首偈子来对这八识做一个归纳:“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消息。”兄弟八个就是指的“八识”。最“痴”的就是隐藏在最深处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而“最伶俐”的就是第六识主观意识,因为我们的大多数语言和行为都不需要通过潜意识的作用,直接通过主观意识的作用,凭自己的经验判断,就可以做出指导了。“传消息”的当然就是指第七识了,它没有具体的作用,只是负责在第六识和第八识之间传达信息。
根据佛教的观点,由于第八识中记载着我们多生多世的信息,所以,他的作用一旦被发挥出来,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但是它不像主观意识那样,这么容易被把握,平常人根本没有办法将潜意识的信息准确的翻译出来,所以,我们也无法调动他的巨大能量。只有在特殊的,紧急的状态下,这种作用才会显现出来。
现代的心理学也在加强对人的潜意识的研究和开发,其实,这与佛法的观点和智慧是相通的,能够在几千年前就发现如此深奥的心理原理,可见佛法的智慧有多么高深。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当一个人真正达到“开悟”的境界时,很多未解之谜就自然浮现出来了。修习佛法就在于修心,去掉妄想与执着,达到内心的清净无染,这是修行的目的,也是做好的方法。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