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要赞叹他人的世俗成就
禅宗有个著名公案,就是赵州古佛。赵州禅师被称为观音菩萨再来,活到一百二十岁,后人称为他赵州古佛。有一次,赵王来拜见他,赵州就在床上,说自己有病,躺着接见他。赵王很感动,回去后,就派了大将军送来了好几箱的礼,来感谢赵州禅师。那个将军来时,赵州禅师亲自穿袈裟,而且让僧众列队,走到山门来迎接将军。将军看了这个场面,也很高兴。那他的弟子,就问赵州古佛,说你偏心,赵王来,你就假装生病,将军送礼来了,你就穿着很有排场,这就是分别念。赵州禅师说,恰恰不是,因为赵王是懂得道的人,我以修道人本色来接待他,他很开心。那将军是世俗人,我当然要以世俗的礼来接待他。
这个故事,说明赵州古佛很有智慧。但我们听这个故事,不要错误的觉得迎接赵王的方式,比迎接将军世俗的方式,更为高贵。其实不是。在开悟的圣者看来,两种方式没有高下,只有应机的方式不同而已。
佛法是活的,学佛后,不可轻慢世俗人,以及世俗的成就。世俗的成就,不管是知识上成就,比如当教授,还是金钱上成就,比如富贵,或者是权利上的成就,比如当官,或者艺术上的成就,当书法家,艺术家等。这些有成就者,只要对人类有贡献。我们都要赞叹。
切不可说,这些没有用。学佛后,不要常把自己当成看破红尘的样子,好像名利都不要了。我们有名利时,才能称自己看淡名利。好比亿万富翁,可以说自己不在于钱,那乞丐呢,也说自己看淡钱,这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所以,佛弟子对世俗人,在世俗上的成就,只要是善的,仍然要去赞叹他们。修行要保持富贵的心,富贵的心,就是不会嫌弃任何事物,而且能尊重任何人,任何事。修行人有修行人生活方式,那世俗人也有他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知见不同,风景不同而已。有的人,喜欢到天上,佛就开示说,要修五戒十善,有的人喜欢自觉,佛就开示了四圣谛,有的喜欢当菩萨,佛就开示了六度。佛开示的种种法,都是应众生种种根器的。
佛法不离开世间觉,就是说佛法是行走在大地上,不是飘浮在空中。行走大地,就是说要尊重世俗,这就是佛法的伟大。印度佛法传到中国,为什么能生根,就是有过改良,这个改良,最大的就是尊重世俗。佛弟子跟人沟通的,要学会尊重世俗,欣赏别人世俗的成就。我记得师父接待信众,信众谈起工作,生活,师父都很会赞叹他们,在世俗的成就,也鼓励他们努力奋斗。这就是师父的行仪。
学佛的,我们也赞叹,没有学佛,能做善事,我们也要赞叹。没有做善事,但能照顾好家庭,我们也要赞叹。只要别人有优点,都要赞叹。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