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询问笔者关于佛教的一些知识,其中都谈到了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教中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坦白讲,笔者对佛家典籍也是心向往之,在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宏大精深的佛法确实能够帮助迷茫的人走出迷途。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聊聊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可能对佛教有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佛教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通俗地讲就是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表面上看,大乘佛教好像要比小乘佛教更“高级”一些,其实非也,因为大乘佛教是脱胎于小乘佛教。也就是从起源上来说,小乘佛教是大乘佛教的源头。
佛教刚刚诞生的时候,其佛法的奥义是让人们自我修行,目的是为了拯救自己。但是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
面对新的派别,小乘佛教仍然坚守传统的佛法,当然了信仰小乘佛教的人并不把自己的派别称为“小乘”,而是“上座部佛教”。纵观世界三大宗教,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其内部都产生过很多派别。比如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及新教,而伊斯兰教也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佛教作为三大宗教之一,也不例外。
不过相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为教派分裂而产生的流血争斗不同,佛教虽然也有门派,但是相对平和。那么如果有读者朋友问笔者,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说实话,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很多佛教高僧都不曾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其根源在于,普通的人类到底又没有佛性。
人有没有佛性?小乘佛教里说没有。人是人,佛是佛。所以小乘佛教认为,人不可能成佛,最多只能修到罗汉的果位,把自己解脱出来。所以他们当然也不可能度别人。好比说,你自己就是个二把刀,你还叭叭的给别人上课呢?并不是像一般人说的小乘佛教徒只愿意成罗汉,不愿成佛。而是他们认为自己根本达不到佛的境界。
而大乘佛教认为,人性中本来就有佛性,只不过被迷住了,没有被发现和开发出来。当经过修行之后,佛性就有可能被开发出来,所谓“明心见性”。因此大乘佛教的教徒相信通过修行能够成为罗汉,甚至是菩萨。
如果能够全部引发,圆满显现,那就成佛了。所以自然他们就可以普度众生了。这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最简单的区别之一。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