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祭祀 清茶一瓯通神明
信仰是精神的寄托。小时候总好奇,每年都有几个时节“祭神”、“拜老爷”、“拜天公”的,这时阿嬤便向阿公讨“茶米”,之后只见祭台的三只茶杯随阿嬤口中念念有词洒满了茶,以茶敬神祁求神佑。
以茶祭天祀祖,已由来甚久了。我们往上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南齐书》记载:南齐武帝临终前写的遗诏中说,“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到了唐代以降,用茶供奉天神地祇的规模趋向大型化,甚至有设茶宴祭祀的。如唐代的文人设茶宴膜拜泰山神,这是泰山顶王母池西侧岱岳一通石碑唐代文人任要留下的《泰山述记》。而当年茶宴祭神的程序与人们相聚的茶宴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先将名贵茶叶献于神前,请神享受茶的香味,接着主祭人按照严格程序调茶,包括烧水、冲沏、接献等,以示敬意。若有别于茶宴就是祭祀毕,则以茶泼洒大地,告慰神灵……(浙江摄影出版社,余悦《问俗》)。 以茶祭祀始发于皇室公卿和寺庙道观,便不断地形成为一套祭祀的礼仪制度,这在宋代司马光的《书仪》及朱熹的《朱子家礼》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从此走向民间受到百姓的推崇效仿,如初一、十五、元日、清明、冬节等,在这些节日里祭品虽然没有皇室和官宦人家那么繁复,但一盏清茶还是供奉得起的。在闽南语方言区域包括潮汕地区正月初九“拜天公”(即给玉皇大帝贺生日),有的在前一天就要斋戒沐浴了,而当天祭拜祭品之丰富不说,更要献上三巡清茶。 在潮汕地区有句俗语:“头上三尺有神明。”因此由于对神明的敬畏而多有祭拜活动。凡属祭拜活动都离不开茶:祭拜祖宗先人,不论是族祭还是家祭都得敬茶;清明扫墓,坟前石供桌上要摆茶;初一、十五各家铺户拜“地主爷”、逢年过节拜“祖公”,以至寺院庙堂的神座佛前都须献茶。(暨大岀版社曾楚楠等《潮州工夫茶话》)潮汕有游神赛会的习俗,四乡六里喜欢在正月或前后诸神圣诞之日,人们到神庙将神像抬出来走街串巷游行,与民同乐。而长长的游神队伍有锣鼓队、乐队、彩标队等一路欢腾,你还会发现队伍中有几位挑着饰以精致木雕工艺的专门担子,这就是“茶担”,神像游行经过的地方都设有接受祭拜的供案,“茶担”成了乡绅迊神送神时交接仪式的“接茶”角色,也完成供案上茶的任务,同时也为游神人员途中提供茶水饮用,神器祁福也不误己福呀! 清茶是圣洁的,在祭拜神祇时敬奉一杯茶,让茶香通灵,带上无限的心愿,带上无限的祝福,是一种崇高的境界。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