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地球、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最伟大的一位人物。
这不是因为百科全书中这样说,我便来个东施效颦,因为本人在佛书中多年来的观察,所得到的结果证明的。祂自从三十岁大觉大悟、体证到宇宙人生的真面目,成为一位彻底的觉者,在印度语称为佛,祂成佛时这样说:太奇妙了 ! 太奇妙了 ! 原来全人类都和我现在一样,具足体证宇宙人生的 智慧和幸福,不过由于思想不稳定 ; 自我中心太强,因此暂时未能同我一样吧 ! 于是祂立刻展开教育的一幕,直到八十岁离开这世界才止息。五十年的教育生涯,言教和身教并重,祂足迹大都沿著恒河流域,走遍当时印度南北大小各国,远至现在的斯里兰卡。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都不断改革。结果粉碎当年印度四姓阶级不平等制度、折服了九十多种世间学说、醒觉社会中各种宗教的迷执、善导大小国家、唯我独尊的皇帝罢用干戈、指导万民身心健康宁静的生活,安份知足、面对现实、努力工作、循序渐进、分享互爱互助的成果。如果这些都不是事实,在三千年后的今日,现今世 界上的各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明国家里,为什么要尊敬祂和研究祂一生、教育施设的理论和方法呢?而纪念释迦牟尼佛的嬗变,就是本文要向读者交代的。
在古老时代,没有现在的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虽然有牛马、大象可以代步,但佛从没有麻烦它们。祂和学生们远游教化,完全依靠两条腿,因此离开一个地方,再回来的时间是很长的,民众们对佛的思念、渴望的心情也可以想像得出是怎样了。因此有人便塑造佛像暂解思忆的情怀,不过后来佛见到了,并没有很欣赏这种方法,祂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证明佛反对偶像崇拜,明显的一个例子说明。在佛经中,佛指导学佛的进修方法时,有时亦说到观想念佛,但我们要知道、那只是应用在方法上的技巧吧 !在佛快要离开世间时,所说一本游行经中,有人问到将来怎样纪念祂的方法,佛讲出的办法有四种:第一.是对佛诞生的地方生恋慕心、常怀念并欲往朝礼。第二.对佛成道的地方、亦希望亲到其处追思。第三.佛最初说法的地方、祈望能身历该处体验。第四.在佛入灭的道场、亦望有生一日亲临凭吊。因此在佛入灭后,如果人们要纪念佛,就应该到上面四个地方觐礼,那是最能引发对佛的信仰心,启发学习和实践、佛教育足迹的有效方法。游行经是南传佛教根本的经典,由此可见不论大乘小乘,在印度是同样没有向佛像,作为偶像来崇拜的。这情形在印度历史上,一直维持到佛入灭后,三百余年的阿育王朝。阿育王拥护佛教,除派遣传教士到外国去宏扬外,更兴建了三百余个佛塔到外国各地,在中国亦有数处,塔中有佛的舍利(佛的遗骨)、但没有佛像的。
这都足以证明在印度早期,都没有塑造佛像来纪念和膜拜。
我相信佛像大量的塑造、是在佛入灭后八百年间开始,那时印度教再复兴,而佛教却日渐适微。因此密宗兴起,容纳印度教的仪轨、密咒、乃至对塑像的膜拜。企图挽回教运,但这只是昙花一现而已,接著佛教在印度、渐渐地由低沉而至消失,在时间上当然也经历数百年,不过这末期印度的佛教,却流传到西藏、中国和南洋各地。东汉来中国的梵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也带来小尊佛像,作为三宝中佛宝的象征。在塑像中要一提的、是各地区的都有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大都以和该地区的民族性有关系。我们可以在欧洲、南洋、中国、西藏、日本各地中所见到的、都有他们民族性不同的形态渗入。因此可以说,在佛教传播地区的佛像、是基于各地区需求而有,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的原意,这是事实。今日世界各大宗教都批评佛教崇拜偶像,是不正确的,而他们对天主、上帝、玛利亚、耶稣、十字架等的崇拜,那不是迷信吗 ?要知道所有宗教崇拜的塑像,那不过是对塑像中人物、作一种纪念作用而已,我们不能用一句迷信而下定论的。
在中国的禅宗,他们说是承传佛的思想、和教育宗旨的一系列,对塑像是绝对和其他系列不一样,在佛入灭后百余年的优波掬多尊者,他因为没有值遇佛世,当然渴望见到佛,有一次天王作弄他,在他入定时把鲜花挂满在身上,然后向世人取笑他,当优波掬多出定后;知道是天王干的,于是用死尸幻作花蔓回敬天王,天王自以为得意,便接 受了,后来发现原是腐溃的死尸,臭秽不堪,便向尊者忏悔。尊者知道天王寿命很长,佛在世时亦曾值遇佛,便要天王示现佛身,才为他除去死尸 。
天王只得答应,因此尊者便得见天王幻现的佛身。在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来时,正值梁武帝大兴土木、建造佛寺、塑造佛像,助人出家,深感光荣和得意的时候,因此见到达摩尊者,便将自己为佛教所做的事业说出来,问尊者功德如何?达摩尊者说:没有功德。这究竟是甚么一回事呢?我们用后来永嘉禅师说的话,可以作一 种说明:有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这可以说明佛当年在世时,为什么对世人塑造佛的形像,不欣赏的理由,这不是佛教育的目的,不是佛希望随从他学习的人应造的事,禅宗在中国早期的发展,是和律宗一起的。六祖慧能目不识丁,竟能从听到金刚经中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随即悟入佛心,他和黄梅五祖一样,终生宏传金刚经,他在坛经中忏悔品.无相颂里有这样两句话: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可以说他对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个最好的说明。后来到了他的第三代传承中,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索性就和律宗分家,到深山去伐木造屋,开创丛林,和学生过农禅生活,屋子里是没有供奉佛像的,甚至连传统的戒规,亦作适当的改革,和现实生活配合,他的学生百丈禅师,更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发挥了佛教真现实教育的价值。后来更有德山捧、临济喝、丹霞烧木佛取暖、云门呵佛骂祖、南泉普愿斩猫,他们可以说是知恩报德。 这都证明接受佛的教育,在于现实中理解和实践,以期达到个人身心的平衡发展,和平相处,就在罪恶的社会中、演变成人间净土。而并不是对偶像崇拜,来纪念释迦牟尼的。
在禅宗同时的另一面,其他学系的佛法,如 台、贤、净、密等,都认定佛像是住持三宝中的佛宝,因而极力提倡塑造佛像的功德;惹来道教的不满,就在唐朝,有三武一宗四位皇帝,接受道教的思想,而对佛教加以摧残毁灭,虽然四位皇帝都得不到好的结果,而佛教各学系因此完气大伤,后期的禅宗,也渐渐加入佛像的崇拜;在民国初期推倒满清政府,有基督将军和各地贪官污吏,也不断摧毁佛寺、佛像,或将有价值的据为己有。近代中国文化大革命,对所有宗教都受到重捶打击,在外国塔利班政府、也用大炮轰毁境内巴米扬石佛。也许是释迦牟尼、早知崇拜佛像对人类的伤害,因此不主张对佛像膜拜。
中国在二千年来、塑造的佛像种类繁多,每朝都有它的特色,在文化艺术角度上说,是有一定价值的,可惜的是佛教人材不继,政府也没有好好珍惜佛像。以至被列强予取予携,也有 被人窃取贩卖,亦有值塑像名义敛财的,寺院供养佛像就越来越多。在北美洲有一位法师 ,个人到各地请得的佛像,就有二千尊以上,其中有许多都是粗制滥造的,用水泥倒模而成,容易剥落和毁坏。有这么多人来顶礼膜拜吗?就算是有,我相信调侃奚落的人亦不小的。这大大小小的二千多尊佛像,耗资巨大自然不在话下,这不但加重信徒负担,同时亦产生信众们攀缘心和比较的心态,完全失去学佛的真谛。
现代印刷术发达,佛像的的印刷更充斥处处,在家的信徒,塑像划像、可以说无户无之。在南传寺院的僧人宿舍里,是没有佛像的,要礼佛就到佛殿去,在家中满放佛像是如法吗?是亵渎吗?我深信一般人这样做,出发点是由贪心和迷信,而不是纪念佛对人类的恩典。而现代家庭中,由于教育普及,信仰亦不一玫,此举亦间接是使家庭、意见不和谐的导火线。亦是使一般人对佛教、产生膜拜佛像是迷信的错误观念。
今日佛教已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够集资,培训年青一代的接班人,让他们继承释迦牟尼的教育,领导万民,以利他为大前提、面对现实、安份知足、勤奋地活下去,创造美好的品格、和幸福的人生?反而以建寺,塑造佛像为要务呢?这样不错对旅游,和一般社会经济收益很重要,也许对探讨佛教的人,有较大的吸引力。不过如果不能从基本教育著手,将来的寺院,就会变成文物馆,或被改作其他用途,有价值的佛像和过去一样,沦为私有或被博物馆收藏罢。这情形不过是历史重演而已。
时代巨轮不断地转,纪念佛的形式自然不断改变,由佛亲口说出 、觐礼四处和佛有关系的地方开始,至今日膜拜佛像来纪念,是进步还是退步呢?希望近代发心化缘、造像、建寺者、慎重反思一切作为,对纪念释迦牟尼的意义何在?(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