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人神合一的雕像表示是从公元1世纪的北印度开始出现,主要源自于两个地区,犍陀罗(即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及秣菟罗(即今印度中北部)。
自从亚历山大大帝在前332年的征服,和随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前256年—前125年)及印度-希腊王国(前180年—10年)的建立,促成了希腊佛教艺术的发展,使印度与希腊文化进行了多个世纪的交流,犍陀罗的艺术从此得益不少。犍陀罗的雕塑揭示了希腊艺术对它的影响,“人神”的概念明显地是从希腊神话文化中启发出来的。在艺术上来说,犍陀罗的风格以曲发、盖着双肩的披衣、鞋子或凉鞋和叶型背光为主。
在贵霜帝国(60年—375年)时期,迦腻色迦王信奉佛教,并且效法阿育王在犍陀罗地区大量兴建寺院、佛像,大部分作品都呈现出浓厚的希腊风格。根据碑铭记载,迦腻色迦王曾让希腊工匠来制造佛像。随着崇拜佛像盛行,佛传故事的雕刻不再以象征符号来代替佛陀,而是直接以写实方式来刻画,犍陀罗风格的佛陀看起来像长着太阳神阿波罗相貌的希腊哲学家。
早期的浮雕比较粗糙,构图简单。公元1世纪后,造型越来越精,姿态高雅,背景几乎全留空白。面部多是呈现椭圆形,额部宽广,鼻梁高直。秣菟罗艺术带有强烈印度风格,以对天神比如夜叉的人神合一雕像表示作为例证—但是比其他后期的佛像风格古老一点。秣菟罗风格特色为左肩披上细平布,掌心有法轮,配以莲花座。这个标志性艺术的特点是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理想主义,结合了人类特征、比例、姿态和品性,还有一种完美感觉和通往神圣的宁静。这种人神合一的佛像表达方式成为往后佛教艺术的经典肖像。
其实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艺术与中北部的秣菟罗艺术在风格上是互相影响的。当两者艺术达到全盛时期,两个地方都成为贵霜帝国的领土,并同时成为首府。佛陀的人神合一雕像表示在本质上是秣菟罗佛教艺术本地演化的结果,还是经过希腊佛教汇合的犍陀罗的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仍然有着争议。
佛教艺术在印度又持续发展了很多个世纪。秣菟罗的粉红色砂岩雕像在笈多王朝(公元4世纪到6世纪)期间进展得达到了高度的做工精良和造型优美。笈多学派的艺术在几乎所有亚洲馀下的地方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10世纪后,由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最终占据了主导,佛教艺术创造在印度逐渐绝迹了。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