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发布时间:2019-11-15 09:54:01 编辑:
(转载) 下面引用善导大师对这段经文的说明,经文说得很简要,反而善导大师的解释说得很详尽。这段文在《法事赞》,可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文,善导大师真是有智慧。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这段法语,善导大师将世尊一代时教所说的法门,说了一个大要,而且将世尊的一代时教,分判为诸行与念佛,所以这段文可说是简要的圣净分判。然后,最后的四句话才说出,不管一生的多念或者是临终的少念,只要仰靠阿弥陀佛的誓愿,一定可以往生。可说善导大师这段文,将圣净分判的意义点出,将念佛法门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点出。虽然法语所说的并不多,可说将大要说出来,使我们很容易了解,在末法时代烦恼的凡夫,一定要修持念佛法们,而且也很容易使决定要修持念佛法门的净业行者,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定往生。圣净分判,劝归净土 “如来出现于五浊”,这句话就是说,释迦如来出现在五浊恶世。根据前面《阿弥陀经》的经文,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及说法,就是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人间,所以善导大师才会说,如来出现于五浊。 “随宜方便化群萌”,就是随顺众生的根性,方便教化。“群萌”就是众生的意思。世尊的说法与孔老夫子的教化,事实上都是一样,观机逗教,也就是应机设教。孔老夫子的教学是有教无类,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是观机逗教。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有的根性适合修禅,有的根性适合修密,有的根性适合修天台教法,有的根性适合修学华严教法,所以世尊有权智,可以观察众生的根性而方便施化。 “或说多闻而得度”,就是在说,世尊一代时教所说的教下道理,一定要多闻,因为教下法门如果没有多闻、体会、了解,怎能奉行。教下的宗派,譬如天台、华严、三论、唯识这四大宗派,如果你对这四大宗派的经论道理不了解,那你要怎样修行呢?譬如天台法门,要修小止观或是要修大止观,你没有将小止观的道理明白,怎样修?你没有将大止观的道理明白,怎样修?所以这是说多闻而得度的教法。“或说少解证三明”,这是说小乘的教法。“多闻而得度”相对“少解证三明”,那就是大乘与小乘的差别。“三明”就是六通的其中三种,三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修学小乘的教法,能够获得六种神通。 “或教福慧双除障”,福慧双除障就是不论修学任何法门,要修福修慧,福慧双修才是修学的圆满态度。修持福慧当然就是要消除业障,所以才会说福慧双除障。 “或教禅念坐思量”,如果福慧双除障,相对于禅念坐思量,那么“福慧双除障”就属于教下法门,“禅念坐思量”就属于禅宗法门。禅宗将世尊一代时教判为宗、教。宗就是宗门,教就是教下。宗门是指禅宗,教下是指禅宗以外的一切宗派。 “种种法门皆解脱”,这句话就是在说,无论世尊说大乘或小乘的道理,说禅宗或教下的道理,无论说
本文链接:善导大师: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下一篇:善观因缘法,安忍自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