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快诵网

古代官吏的自杀与被自杀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

发布时间:2022-11-24 15:13:31作者:了凡四训快诵网
古代官吏的自杀与被自杀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

  古代官场是非多,伴随着权力的残酷角逐与争斗,到处充满着刀光剑影。官场就如战场,虽不闻金戈铁马声,但无处不是血雨腥风。官场波诡云谲的背后是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权力追逐的游戏中,多少人被诛杀,被逼自杀,甚至被自杀。上至皇帝宰相,下至普通小官小吏,都有人头滚滚。可以这样说,当官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职业。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话说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古代官吏的非正常死亡除了被诛杀,就是各种自杀。被诛杀身不由己,但自杀则内涵多多,信息量巨大,充满着想象的空间。畏罪自杀甚至就是官吏自杀的主流,在没有精神病、没有抑郁症的情况下,任何官吏的突然死亡,都会引发坊间的各种猜测。尤其是官吏的被自杀,更是掩藏着无法示人的政治丑恶。

  古代官吏的自杀原因也有多种,笔者以为,官吏自杀大致可分为五种,一种是恐被清算的畏罪自杀,如明代的魏忠贤;一种是左右为难、压力山大的被迫自杀,如三国的荀彧;一种是宫廷政变被逼自杀,如秦二世;一种是皇帝赐死,如大贪官和珅;还有一种忠义尽节的殉国自杀,如甲午海战的邓世昌;还有一种是战败自杀,如项羽。其中,畏罪自杀又有三种,一是坏事做绝,深知罪责难逃的畏罪自杀;一种则是既怕追责,又为了顾及自身名誉的畏罪自杀;还有一种则是对于重大事件深感负疚的引咎自杀。第一种更多是政治原因,第二种则更多是因为经济原因。

  深陷政治斗争漩涡的官吏一旦失势就会遭到疯狂报复,会死得非常难看。政治的惨烈似乎让官吏只有一条路可选——畏罪自杀。明朝末年宦官干政严重,魏忠贤就是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太监。擅权专政,诛杀异己,阉党权势熏天,魏忠贤自封“九千岁”。更为滑稽的是,各地大小官吏为了取悦魏忠贤,竟然为其大建生祠。全国一片乌烟瘴气,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权力就是春药,魏忠贤甚至还要加害新君崇祯皇帝,遭到崇祯的大力反击。魏忠贤被贬,就在去往凤阳守陵的路上,锦衣卫也拍马而至。深知自己罪责难逃的魏忠贤最终选择了自缢而死。

  北宋末年,金兵威胁日益严重。宋钦宗的宰相唐恪是个典型的投降派,一味主张求和,大力排挤主战派。甚至在金兵攻入京师后,唐恪仍然卑躬屈膝地求和,力阻官兵参战。此举遭到群臣弹劾,宰相职亦被罢免。金兵得寸进尺,要求割地并划河而治。在国家危难之时,唐恪竟然上书皇帝,要求答应敌人的不平等条约。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的唐恪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甚至被殴打。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宰相无底线的唐恪深感恐惧,最终服毒自尽。以上是流行的说法,但《宋史》的记载则与此有较大差异。

  因为贪腐等经济问题导致的畏罪自杀也不在少数。北宋初年,赵匡胤命供备库使李守信到陕西、甘肃一带采购木材。后勤主管本是肥缺,此去西北采购,李守信大肆贪污公款,中饱私囊。史中记载“盗官钱巨万”,可能由于分赃不均,被属下告发。赵匡胤得知李守信贪污后,也非常震怒,命酷吏严办。在回京途中,李守信得知后,自刎而亡。一般来讲,建国初年,朝廷对贪腐都是零容忍,以李守信的罪行必遭腰斩。李守信在必须死的选择中,只能选择有尊严的畏罪自杀。

  对此不难理解,因政治原因的畏罪自杀一般是为了保全尊严,但顶多给自己留个全尸,无法保护同党。主要人物畏罪自杀后,生前同党一样会遭到清算。而因经济问题畏罪自杀的官吏,会将秘密带进棺材,无形中会保护许多人,包括家人。一些贪腐的财富很可能因为账目不清而无法追讨。另外,因贪腐畏罪自杀的官吏还会得到官僚们的普遍同情,因此,自杀后,朝廷一般都不会深究。死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这也是很多因贪腐而畏罪自杀的官吏们的典型心理。

  如果说畏罪自杀是一种压力山大后的选择,那么还有一种压力山大的滋味也非常不好受,最终也有很多人选择自杀。这就是普通人常说的“你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知道东西太多”的官吏一般都是领导的宠臣,但成也宠、败也宠,当你知道过多领导的秘密时,就会对领导的仕途产生威胁。因此,当危险临近时,你就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自己不死,也会被领导灭口。三国时期的曹操重臣荀彧就是这个下场。

  荀彧才智过人,堪称战略大家,辅佐曹操多年,可谓功勋卓著。无论是统一北方、迎奉天子,还是官渡之战、奇袭荆州,荀彧都颇有建树。不夸张地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的壮大发展。荀彧深受曹操赏识,官职一路高升,官至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由于太了解曹操,曹操篡逆的小心思都被荀彧看在眼里,这让曹操很不爽。一日,曹操以品尝舌尖上的魏国为名赐荀彧美食,但当荀彧打开食盒后发现,竟然空空如也。荀彧因此夜不能寐,寝食难安,最后服毒自尽。《三国志》的记载则是在曹操的猜疑中抑郁而亡。

  再说被自杀。被自杀其实就是他杀,是为了掩盖杀人者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进行灭口的杀人行为。通常手段就是,杀人灭口后,由官方对外宣布某某官吏因精神病自杀,同时向家属封口。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属清朝的李毓昌案。

  嘉庆年间,黄海水患严重。清廷派出李毓昌等多人组成的巡视组赴江苏山阳县督查赈灾款发放。李毓昌发现,山阳县令王伸汉冒领赈灾款严重,准备如实上报。王伸汉恐败露,遂对李毓昌行贿,被李拒绝。软的不行,王伸汉便勾结李的仆人,下毒暗杀。李毓昌中毒而亡。随后,王伸汉伙同知府共同伪造李毓昌自杀现场,上报两江总督,李毓昌系因抑郁而自杀身亡。两江总督虽有怀疑,但也没过多深究就上报给了朝廷。谁知,李毓昌的家属在查验尸体时,发现有血迹,便进京鸣冤告状。嘉庆下令严查,最终将王伸汉等人逮捕入狱。

  由此可以发现,每一起被自杀的背后基本都藏有惊天黑幕。因为要掩盖杀人灭口的现实,需多部门、多级领导、多人的密切配合,大家需共同成为政治同盟。政治同盟是否紧密,则需要利益来平衡。为了维持政治同盟的稳固,犯罪主谋需不断向同盟中的其他人输送利益。如此,就会促使犯罪主谋更加疯狂地贪污受贿,以捞取更多物质利益。

  至于皇帝赐死、忠义尽节、战败等自杀,相比原因较简单,在此不作探讨。其实说到底,古代官吏的畏罪自杀或是被自杀之所以频繁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完善的监管和制约机制。简言之,就是封建人治社会的局限所在。皇权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大小官吏犹如棋子一般,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生死博弈。很多封建官僚们或许临死才幡然醒悟,原来当官也是一门技术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了凡四训原文

  • 了凡四训讲解

  • 了凡四训诵读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快诵网